經過日曬夜露的 御鼎興純手工柴燒黑豆醬油
光是這對兄弟的故事與他們的醬油,我就寫了兩篇報導,一篇刊在Sunrise玉見雜誌,一篇刊在鄉間小路雜誌。因著媒體定位不同,兩篇的撰寫角度不同,玉見談的是西螺手工釀造黑豆醬油的歷史與御鼎興的品牌再造過程,鄉間小路則偏向兩位年輕人回鄉打拼的心情點滴。
好在這兩本雜誌都沒有要求我把他們倆寫成「放棄百萬年薪回鄉打醬油」的狗血故事,我本人也挺抗拒撰寫那樣的角度。可能年紀有了,現在覺得人生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為什麼,經常只是時間與機會到了,或就是水到渠成順天命而已,沒有那麼多的不得已。
哥哥謝宜澂帶我們走進御鼎興的日曬場,一邊向我們解釋醬油釀造的程式,一邊讓我們親眼觀看每一個醬缸內容物的差異性。光從外觀看,每一缸都有自己的身分證,上面記載了包括釀造人、黑豆產地、水鹽比、釀造日期、還有釀造人鼓勵黑豆的一句話。遇到哪一缸風味特別好的,還會在缸蓋上放置一片「香」的名牌以茲識別。
打開缸蓋後,每缸黑豆的釀造狀態還真是各有千秋,有的缸已經產生「醬之花」結晶,有的鹽份滿滿,有的充滿豆豉,有的只剩壺底精華。每一種風味的誕生,都是食材與時間的對話,在釀造醬油的領域,就是麴菌分解蛋白質產生胺基酸的過程,隨時間、溫度、濕度的不同,這些胺基酸便有了不同的風貌,迂迴於鹹甘之間。
如果你對他們的故事有興趣,可以去翻翻我上述說的那兩本雜誌,如果你對他們的醬油有興趣,可以直接買一瓶回家試試。我個人買了濁水琥珀,到目前為止,覺得用來做台式料理的滋味都很不錯。
#黑豆醬油 #雲林 #西螺 #御鼎興
部分photo by PJ Huang